韶山市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地處湘鄉、寧鄉與湘潭的交界之處,是湘潭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韶山群山環抱,翠竹蒼松,山明水秀,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偉大領袖毛澤東就出生在這里,并在此度過了青少年時代。邵峰位于韶山西南角,是韶山的最高峰,屬南岳衡山第七十一峰,距離毛澤東故居僅有五公里,毛澤東小時候常在山間放牛。韶山境內有著許多毛澤東青少年時期求學,生活及從事革命活動的遺跡,可供人瞻仰,旅游業已成為韶山的主導產業。韶山歷史悠久,在韶山山脈南麓發掘出的石斧,石箭等證明了在一萬年前,韶山一帶已有人類棲居,是整個湖南最古遠的人類遺址。韶山古為苗蠻之地,舜帝南巡至此,給這里留下了濃郁的人文之氣,創造了向善愛美的理想主義,成為了韶山鄉土文化最重要的內容,對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的成長影響重大。
【傳統音樂】
韶山因舜帝南巡在此奏“韶樂”而得名。韶樂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據記載,舜帝為了征服南方三苗,將中原文化傳入苗地而南巡,韶山是南巡的主要地區,當時苗民手執弓矛將其團團圍住,形勢危殆,舜帝沒有動武,他以過人的膽識和非凡的氣魄震撼當地土著,并率眾在所立山頭奏起“韶樂”,一時間,鳳凰來儀,百鳥合鳴,虎視眈眈的苗民在和美的樂聲中丟弓棄矛,伴著節奏跳起舞來,一場惡戰由此化解為盛大舞會。韶樂集詩、樂、曲、舞于一體,是中國宮廷音樂中等級最高,運用最久的雅樂,它歌頌宣傳仁德,一直影響著中國的古代文明,被譽為“中華第一樂章”。現代的韶樂是在瀏陽古樂,韶山山歌和宋代琴譜的基礎上進行整理開發出來的,是一部史詩性樂舞,所使用的樂器繁多, 共200余件,集夏商樂器之大成。舞蹈有文舞和武舞,包括長袖舞、羽毛舞、盾牌舞等。曲目有祭司、部落戰爭、簫韶九成、南風歌、關雎、湘夫人、缶韻、瀟湘水云、中和韶樂九個。
【傳統戲劇】
花鼓戲是中國民間一種傳統劇種,廣泛流傳于湖南各地。花鼓戲歷史悠久,曲調源于民間小調,據清嘉慶二十三年刊行的《瀏陽縣志》中的記載,當時形成了花鼓戲的最初形式,即一旦一丑演唱,后據清同治元年《坦園日記》記載,當時的花鼓戲發展成有小旦,小丑、小生角色的“三小”戲,演出形式也有了一定規模。花鼓戲的傳統劇目有四百多個,以反映民間生活為主,主要講述生產勞動,男女愛情或者家庭矛盾等,鄉土氣息濃重。建國后,花鼓戲藝術有了較大發展,不但整理出了如《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也創作出了《雙送糧》、《姑嫂忙》等一批現代戲。花鼓戲的音樂曲調約有三百余支,基本上是曲牌連綴結構體,輔以板式變化,主要分為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四種,其中川調是花鼓戲的主要唱腔,曲調由過門樂句與唱腔樂句組成,調式旋律變化豐富。花鼓戲的表演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最有特色,表演風趣,明快,樸實,灑脫,步法豐富。
【傳統建筑】
韶山境內的鄉村民居,多是小村落,由鄉間聚族而居,并且以姓氏作為地名或者屋場名,例如楊林鄉譚家沖的居民多姓譚,大坪鄒家沖的居民多姓鄒。但是他們的建房較為分散,往往獨立的散布在青山綠水之間,獨家小宅,依山而建。一般的建宅多采用“一擔柴”的形式,系土木結構的“凹”字形建筑,就是一排三間,兩邊豎著再建立數間,建在兩端的稱擼頭,在擼頭墻外加搭稱為披梢,如果只在一端的擼頭搭建稱“推巴鉤”。一般的民居中間位堂屋,用來供行禮儀和接待來客用,兩側的為正房,擼頭主要是廚房,畜舍或者其他的雜屋。毛澤東同志的故居也是這種普通的“凹”字形江南農舍,位于韶山沖上屋場,體現了韶山民居的典型特色,韶山民居的建筑非常講究方位,并不像平原地帶按采光和背風的原則,他們的選擇多依山勢,水位綜合決定,毛澤東同志的故居就是這樣,坐南朝北而略偏東,背山面水,松竹環繞,安謐恬靜,與周圍環境構成一個和諧整體,是十分可人的鄉居之所。
來源:韶山旅游網:www.by27774.com 轉載請說明出處!
發表評論
Copyright(C) 2017-2021 517shaoshan.com (韶山旅游團)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韶山旅游任何信息
精品韶山,專線經驗,專業操作!韶山一日游天天發團,長沙市二環內上門接,承諾不滿意就退款的韶山一日游線路!
韶山旅游客服熱線電話:0731-85678026,159-7422-2493 陳經理 (24小時) QQ:1604495173(業務咨詢)1552929185(網站鏈接)
韶山旅游團提供長沙旅游,長沙到韶山一日游,韶山一日游,長沙到韶山旅游,長沙到張家界鳳凰旅游,長沙一日游等高品質的精品旅游線路
旅游資質云之夢旅游,旅游許可:L-HUN-01378
湘ICP備18021764號 技術支持:韶山旅游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