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韶山處處洋溢著幸福的氣息:韶河邊的柳枝隨風搖曳,嫵媚動人;公園里打太極的老人,閑適安然;整潔寬闊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車輛,遵德守禮的行人,顯得那么和諧生動。夜幕降臨,璀璨燈火下的小城宛入畫境。
韶山,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1990年撤區設市,轄韶山鄉、大坪鄉、楊林鄉、如意鎮、永義鄉、銀田鎮、清溪鎮。幅員面積247.3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2萬。
近年來,韶山市以“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韶山”為主題,積極打造“八大環境”,以扎實有效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為載體,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建設,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全市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持續提升。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韶山人不斷探索紅色革命老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展現著自身崇德尚禮、傳承文明的嶄新風采。
萬眾一心 擂響創建戰鼓
創建文明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永恒主題。 2006年,韶山拉開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序幕。在全市人民奮勇爭先、敢闖敢試的努力下,2008年成功創成“湖南省文明城市”,并作為受表彰的文明城市作典型發言,2009年獲評省級文明風景旅游區。還先后獲得了“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全國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市”、“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科普示范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全國基層法制示范市”、“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市”等國家級重要“城市名片”。為了鞏固和提升創建成果,韶山人并沒有停下文明創建的腳步。2011年,韶山市委、市政府又吹響了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進軍號。歷屆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以一張藍圖干到底的堅定決心,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與經濟工作同部署、同考核,4年如一日,文明接力鍥而不舍,國、省級文明村(鎮)、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文明窗口、文明家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2013年湖南省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中,韶山排名全省前列;今年,省委宣傳部和省文明辦把全力支持韶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列入2014年的工作要點,直接推薦韶山接受中央文明辦的驗收,比原定計劃提前了三年時間……韶山人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距離全國文明城市目標已近在咫尺。
“韶山作為領袖故里,為世人所景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更有其獨特的意義,我們要以志在必得的魄力、眾志成城的決心,全力以赴打好這場攻堅戰,不斷提高創建工作水平,確保今年創建一舉成功,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正如韶山市委書記向敏所說,今年,面對全國文明城市“大考”,承載著湘潭全國文明城市“零突破”使命的韶山,自我加壓,奮起直追,前行的腳步更加穩健。市委、市政府厲兵秣馬,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創新機制,為確保本屆創建一舉達標鉚足了勁。一是建立整體聯動機制,以創建文明城市為龍頭,帶動其他九項創建工作,全面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二是建立工作責任機制,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社區)、市直各部門都建立了相應機構;堅持每月召開一次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解決創建工作問題,每月召開一次講評會,推動創建工作扎實有效開展;認真制定創建工作規劃,將任務分解到人,時限落實到天。三是堅持考核獎懲機制,將文明創建工作納入韶山年度工作考核和績效評估重要內容,出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獎懲問責辦法》,由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門聯合組建督察組,對文明創建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對長期排名靠后的單位領導進行誡勉談話,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啟動問責程序;每月進行一次明察暗訪,每月一次綜合排名并通報,排名靠后的單位一把手接受市領導誡勉談話并在每月的講評會上表態發言……一系列史無前例的新機制、硬措施為創建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上下聯動,全民參與,霎那間,新一輪創建熱潮在偉人故里一浪高過一浪。
創建為民 建設宜居家園
“城在林中,路在綠中,屋在園中,人在景中。”現在用這句話來形容韶山,一點也不夸張。韶山女孩張志凱住在港岳世紀城小區,工作地點位于市廣電臺,“每天上下班經過這一路段,道路兩旁都是成片的樹木,盛開的鮮花,心情總是特別舒暢。”
今年7月17日,恒欣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公平在微信朋友圈發出感慨:“投資韶山五載,由市工商聯隆重慶祝老朽生日,這是人生第一次,不由得萬分感動!”和諧融洽的投資環境,更加堅定了他在韶山投資興業的決心。
……
本地人、外地人鐘情韶山的背后,是歷經文明城市創建的洗禮給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帶來的巨大民生福祉。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是為了爭一塊牌子,而是要通過創建,理性地、系統地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韶山市市長段偉長如是說。的確如此,歷年來,歷屆韶山市委、市政府都堅持創建為民理念,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演變成為了一部為群眾辦實事謀福祉的“連續劇”。
記者在韶山市采訪時看到,每天早晚,市民三五成群來到廣場休閑健身,四周青山環繞,綠草如茵,鳥語花香,恍若畫境。近幾年來,韶山圍繞“領袖故里、紅色韶山”這一主題,潛心規劃、精心改造。逐步規范統一城區、景區主干道門店招牌,形成“一街一品、一城一景”的統一風格;對城區主要街道和臨街單位、門店統一實施亮化工程;清除了城市空中線路,實現“三線”下地;新建了南環線風光帶,新建、改擴建了毛澤東青年塑像公園、火車站廣場、烈士陵園、紅太陽廣場等市民生態休閑場所;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5%以上,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8.9%,綠地率48.3%,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3平方米,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率達到100%。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韶山還切實加強城市規范管理。實施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四大行動”,大力開展“凈化、綠化、亮化”工程,深入開展了交通秩序、社會治安、農貿市場、市容市貌、環境污染等五個方面集中整治行動;城區內環衛工人實行24小時延時作業,城區生活垃圾清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對城區渣土運輸車輛全部改裝成密閉運輸,徹底杜絕了渣土運輸的“二次污染”。曾經灰頭土臉、品味不高的小城市徹底舊貌換新顏,市民開窗見綠、出門進園,好似生活在夢里畫鄉。
讓老百姓津津樂道的,還有城市硬件設施的顯著提升。近年來,韶山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42.2億元,其中景區投入11.01億元、城區園區投入25.9億元、農村投入5.49億元。城區面積從2005年的2平方公里增至4.2平方公里。城市路網形成,韶山高速公路、長韶婁高速公路、滬昆高鐵、韶山核心景區外環公路、韶山大道、廈門大道、新顏路等城際、城區道路相繼建成或正在加緊建設;韶山市養老中心、韶山醫院住院大樓、公安刑偵大樓、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歷史陳列館、文藝館、圖書館、城市供水系統擴建和銀田自來水廠改造等一大批基礎設施建成開放;完成了飲水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場、住宅小區、文化體育場所、醫療衛生等城市配套設施建設;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達標率達到100%。韶山離率先在全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夢想越來越近。
城市在變,鄉村也在變。韶山累計投入6.3億元,完成韶河綜合整治工程,整治病險水庫48座,解決農村飲水安全4.65萬人,完成土地整理10.53萬畝,建設沼氣池10031口,完成新農村電網改造,成為全省首個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縣鄉公路、通村公路728公里,70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啟動了670余公里“組組通”、核心景區“戶戶通”工程,全市公路通車里程和公路密度均高于省、湘潭市平均水平,位居前列。同時,大力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修建29個垃圾中轉站、809個垃圾池,通過開展“五改五整三化”(即改路、改水、改欄、改廁、改灶,整治棚架亂搭、整治房屋亂建、整治雜物亂放、整治垃圾亂倒、整治污水亂流,綠化、凈化、美化),改善了村容村貌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升了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整體水平。
群眾幸福感與日俱增,還緣于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體系為指揮棒,全市各項社會事業取得的長足發展:文化旅游蓬勃發展,2013年來韶游客突破105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6.9億元,成功入圍2013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市(區縣);新型工業勢頭良好,2013年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34.5億元,完成工業稅收1.2億元,被列入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示范”;率先在全省實現十二年免費教育,社會保障制度全覆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科技創新、人口計生工作水平均領跑湖南……
“這些年創建文明城市的確實實在在給咱老百姓辦了許多實事、好事!生活在這座城市我們感到非常自豪、非常幸福!”在韶山街頭,記者隨機采訪幾位市民,人們不約而同地對文明創建工作點“贊”。
品牌涌現 市民素質提升
近日,永州市東安縣川巖的譚利梅在韶山住宿時落下一袋行李,內中有錢包等物。已離開韶山的她漫無目的地在韶山當地qq群中發布尋物啟事,卻意外得到了韶山網友們的熱情相助。2天后,已回到家中的她從快遞員的手中收到了自己遺失的行李,經清點,錢包里的錢分文未動,韶山網友用自己的錢付了快遞費。“毛主席家鄉人民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深深溫暖了我們異鄉游客的心,帶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感恩這趟韶山之旅!”譚利梅在自己的個人博客中寫道。
通過文明城市創建,韶山市民的文明素質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誠信韶山”、志愿服務制度化、“最美韶山人”等諸多文明品牌競相涌現,折射出偉人故里的文明新高度。
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為目標,近年來,韶山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深入開展“我是主席家鄉人、我為主席家鄉添光彩”、“做一個謙恭有禮的韶山人”主題實踐活動,增強市民主人翁精神和城市榮耀感;廣泛開展“道德講堂”、“文明餐桌”、“我們的節日”、“映山紅志愿服務”、“誠信韶山”、“文明機關、單位、小區、樓棟、家庭、工地”評選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思想道德教育網絡,開展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試點工作,建好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深化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程,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如今,韶山高速沿線、城區主要街道、交通路口、固定圍墻等醒目位置,隨處可見賞心悅目的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大型宣傳畫和創建標語的身影;市區街頭每周三晚上、周五下午都會出現身著“紅馬甲”的機關干部志愿者,他們禮貌耐心地對亂穿馬路,亂扔垃圾,亂停亂靠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每周四晚,黨員干部們自發前往社區報道,幫助清理樓道牛皮癬,向社區居民分發《市民文明禮儀手冊》、《市民文明守則》,面對面宣講創建知識……志愿活動長年堅持、風雨無阻,改變了人們對創建“一陣風”、“搞突擊”的看法。“吃多少點多少、吃不了就打包”的勤儉節約新風尚蔚然成風,市民和游客們走進韶山的大小餐館,都能看到醒目的“文明用餐、節儉惜福”餐牌,并能在點菜、結賬時得到店家的溫馨提醒。以“道德講堂”、“道德模范”、“最美韶山人”評選等為載體,揚正氣、促和諧,涌現出了湯瑞仁、肖公平,彭惠民、唐建良、韓桂初、趙學英、羅燦、湯敏、譚寒波、覃昔凰等一批道德楷模。成立于2011年的“韶山市映山紅志愿者服務協會”,目前已發展自愿者隊伍20余支,志愿者網絡注冊人數8000余人……
文明花香滿韶山,昂首闊步向未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熱潮猶如春風化雨,讓文明之花在紅色圣地處處綻放。永不止步的韶山人民正邁著跨越的腳步,踏著文明的鼓點,勇往直前!
發表評論
相關內容查看全部
熱門關注more>>
Copyright(C) 2017-2021 517shaoshan.com (韶山旅游團)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韶山旅游任何信息
精品韶山,專線經驗,專業操作!韶山一日游天天發團,長沙市二環內上門接,承諾不滿意就退款的韶山一日游線路!
韶山旅游客服熱線電話:0731-85678026,159-7422-2493 陳經理 (24小時) QQ:1604495173(業務咨詢)1552929185(網站鏈接)
韶山旅游團提供長沙旅游,長沙到韶山一日游,韶山一日游,長沙到韶山旅游,長沙到張家界鳳凰旅游,長沙一日游等高品質的精品旅游線路
旅游資質云之夢旅游,旅游許可:L-HUN-01378
湘ICP備18021764號 技術支持:韶山旅游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