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韶山毛主席故居
來源:長沙韶山旅游網(wǎng) 作者:長沙韶山旅游網(wǎng) 發(fā)表時間:2016-5-16 15:29:47 瀏覽: 次
來到韶山,首先來到新建的毛主席銅像廣場。廣場總面積102800平方米。其中,瞻仰區(qū)1500平方米,紀念區(qū)1700平方米,集會區(qū)6300平方米,休閑區(qū)93300平方米(含瞻仰大道面積:長183m(寓意主席身高1.83米)×寬12.26m(寓意12月26日是主席的生日)=2244平方米,農(nóng)田面積20畝)。廣場上不斷有敬獻花籃的人。
銅像身軀高大,體態(tài)穩(wěn)健,面帶微笑而又沉思,成功地塑造了領袖在開國大典時的偉人風采。銅像基座上,鐫刻著江澤民題寫的"毛澤東同志"5個貼金大字。席銅像是按主席在開國大典上的形象設計的,坐西南、朝東北,主席身軀偉岸,手執(zhí)發(fā)言稿,身著中山裝,雙目炯炯,微露笑容,神采奕奕。銅像高6米、重3.7噸,紅花崗石基座高4.1米,全高10.1米。
毛鑒公祠系韶山毛氏家族鑒房支祠 ,右臨毛氏宗祠。磚木結構,建于1886年。它座東朝西,建筑面積660平方米。 大革命時期,此處為湘潭縣特別區(qū)第三鄉(xiāng)農(nóng)民協(xié)會會址。1927年元月初,毛澤東回韶山考察農(nóng)民運動時,第三、四兩鄉(xiāng)的農(nóng)民協(xié)會組織了400多位農(nóng)民召開大會歡迎毛澤東。毛澤東在會上作重要講話。他講話結束時,有鄉(xiāng)親問他什么時候再回韶山,毛澤東面對著幾百雙流露著希望和焦灼的眼睛,胸有成竹地發(fā)誓道:“要徹底消滅封建地主劣紳,打倒軍閥,趕走帝國主義,肯定還要幾十年。但是,假如三四十年革命還不成功,我毛潤之就決不回韶山!” 解放初,該祠曾是韶山鄉(xiāng)鄉(xiāng)政府所在地。1950年春末毛岸英回韶山時,就歇息在這個祠堂里。現(xiàn)在該祠已經(jīng)修繕開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故居范圍內。
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總祠堂,始建于1758年,1763年建成。建筑系磚木結構,青磚青瓦,建筑面積約700平方米。宗祠大門天頭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門外兩邊各立一石鼓。祠堂房屋分為三進。第一進為戲樓。樓閣中部為戲臺,可容納數(shù)十人登臺演慶。樓兩側為化妝室。樓下中部為一小廳。兩側各一廂房,左為庖廚地,右為酒飯舍。第二進為中廳。右廊懸鐘,左廊懸鼓。是全族辦公、講約、祭祀和擺酒設宴的地方。第三進是"敦本堂",堂中安放歷代祖宗神主牌位。堂左為住宿處,堂右為錢谷、祭器等物的收藏處。1921年秋,韶山?jīng)_進步知識分子毛麓鐘、毛簡臣曾在此創(chuàng)建毛氏族校,1925年初春至仲秋,毛澤東偕夫人楊開慧回韶山開展農(nóng)民運動時,曾利用族校課堂開辦農(nóng)民夜校,這是韶山辦得最早的農(nóng)民夜校。楊開慧是該夜校的負責人,并在夜校講過課。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共韶山支部在此辦過圖書館。解放初期此處曾是中共湘潭縣韶山區(qū)委、區(qū)公所和韶山區(qū)文化館所在地。1968年有關部門對該祠進行過較大維修,使其保持20年代原貌并對外開放。80年代初,湖南省人民政府將該祠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0年代以來,毛氏宗祠被大規(guī)模復原修繕。
再次來到毛澤東故居,現(xiàn)在管理要嚴格了許多,不但要排隊入場,還有武警站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鄉(xiāng)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坐南朝北,系土木結構的“凹”字型建筑,東邊是毛澤東家,西邊是鄰居,中間堂屋兩家共用。總建筑面積472.92平方米。主要景點是毛澤東故居、銅像廣場、滴水洞。1929年,故居被國民黨政府沒收,遭到破壞。1950年按原貌修復。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6月27日鄧小平在門額匾上題字"毛澤東同志故居"。
滴水洞位于毛澤東銅像以西約四公里處的峽谷中。洞中碧峰翠嶺,茂林修竹,山花野草,舞蝶鳴禽,自然景觀清雅絕倫。《毛氏族譜》贊之曰:"一鉤流水一拳山,虎踞龍盤在此間;靈秀聚鐘人莫識,石橋如鎖幾重關。" 別墅始建于1960年,房屋建筑形式與北京中南海房屋的結構相近似。1966年6月,毛澤東南下視察到韶山,在一號樓住了11天。他于這年7月8日在武漢寫信稱此處為"西方的一個山洞"。1970年,由歐陽海英雄連隊在別墅后修建了長100米的防空洞。洞的一側有防震室、指揮室等軍事設施。洞的兩端各有厚度近尺,重達幾噸的裝有自動控制的粗重鐵門。即使洞外施放原子彈,也無損洞內指揮系統(tǒng)和洞里人員的安全。 "西方山洞"保密管理極嚴,曾一度十分神秘,知道它的人極少。1986年秋,經(jīng)湖南省委、省政府批準對外開放。滴水洞景區(qū)的三大核心部分:以一號樓為中心的別墅系列;西面以毛澤東祖墳,虎雕、虎亭、滴水清音為主的虎歇坪景觀系列;東面以毛澤東曾祖父母墳、龍泉三疊、奔龍泉池、觀音遠眺為主的龍頭山景觀系列。 滴水洞景觀集造化之神秀,萃人文之盛事,因而蜚聲海內外,吸引游人如織,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欣然前往瀏覽。這顆被人們喻為湖南"山水明珠"的"西方山洞"開放20年來,先后接待國內外游客1500多萬人次。著名黨史專家馮文彬這樣贊譽滴水洞風光:"三湘靈秀地,洞中別有天。"